|
|
|
|
黄山区红十字会走访慰问遗体捐献登记志愿者家庭 |
时间:2021-12-03 阅读:3030 |
|
为了鼓励更多人延续生命光辉,11月30日—12月1日,黄山区红十字会开展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关怀活动,走访慰问了全区38名60岁以上遗体角膜捐献登记志愿者家庭。
来到志愿者们家中,走访慰问组聆听志愿者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和捐献的强烈意愿,详细询问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和生活情况,对他们的善举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为他们送去慰问品。
家住城区的杨大伯和他的老伴陈大妈性格开朗,思想解放。两位老人得知遗体(角膜)捐献不仅能用于医学研究,还能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一个想法在老两口心中悄然滋生,两人默契地有了捐献的想法,打算在自己“百年后”捐献遗体(角膜)帮助他人挽救生命,并说服了女儿。老人们往往对身后事讳莫如深,然而陈爱琦却说,我是一个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了,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予的,无论做点什么都是应该的,捐献遗体(角膜),只希望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年过七旬的沙奶奶为人特别热心和善,曾在2014年就签订了捐献遗体协议,此后,她经常把遗体捐献志愿者荣誉证书带在身边,利用与同学、朋友聊天机会,拿出来展示,宣传遗体捐献的相关知识,当起了义务宣传员,说服好几位亲友邻里,与她做同样的决定。她说:“捐献遗体可以为国家节省一席之地,为子女减轻负担,还可以为医学做点贡献。”
年过古稀的“安徽好人”汪立华,用两年的时间,说服妻子和子女同意他进行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并办理了公证书,展示了生命有限、大爱无疆的胸怀。
据了解,截至目前,黄山区共有遗体(角膜)捐献登记志愿者75人,实现遗体捐献2例、角膜捐献2例。
人体器官捐献是拯救他人生命的高尚行为,是“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崇高体现。黄山区红十字会呼吁全区广大群众自愿加入到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的行列中来,用爱心和奉献让生命得到延续和传承。 |
|
|
上一篇:区红十字会开展 “走进美丽乡村 亲近和谐自然”主题党日活动 |
下一篇:国际志愿者日 黄山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 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图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