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组织概况| 工作动态|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三救三献| 志愿服务| 捐赠公示| 资料下载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黄山文明网:2018年黄山市第一季度志愿服务典型评选结果公布
时间:2018-05-17 阅读:1362

   经评委会综合评定,黄山市2018年第一季度志愿服务优秀典型评选结果出炉,他们分别是志愿服务优秀典型个人:黄山区程 剑、歙县柳 林、安徽民间禁毒第一人孙承佑、黟县丁邦全、休宁县张捷睿;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组织:黄山微公益志愿服务队 、安徽省陶行知慈善助学基金会、“大爱休宁”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汤口镇友爱义工协会;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社区:屯溪区老街社区、屯溪区柏山社区;志愿服务优秀典型项目:大手牵小手兵心连童心项目、黄山区龙北社区萤火虫融入项目。
 
志愿服务优秀典型个人
    孙承佑——安徽民间禁毒第一人 
 
    孙承佑,1944年出生,中共党员,2000年开始义务禁毒宣传。十多年来,骑一辆自行车,携带60多公斤重的放映器材,先后踏遍了黄山市的100个乡镇和600多个村义务宣传国家有关禁毒的法律法规,平均每月要放映近20场禁毒电影,累计志愿服务时间6480小时。20多万农民听过他的“禁毒歌”,6万多名学生接受了他送进校园的禁毒教育。获评2008年诚实守信类“中国好人”。 
黄山区程剑
    程剑1987年一次意外车祸,导致高位截瘫,一级伤残。身体的伤痛没有使他沉沦,他凭着顽强的毅力走上自强之路,创办了黄山云海楼酒店,并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扶弱助残:2003年起累计黄山市特教学校、汤口镇敬老院、汤口中心小学的困难学生和需要帮助的群众捐款捐物达30余万元;2006年起成功举办10届轮椅黄山行系列活动,共有来自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的600位轮椅伤友登上了黄山。先后两次得到中残联主席张海迪的接见。获得过安徽省自强模范、黄山市道德模范、安徽省“我最感动的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黄山精神文明建设十大新闻人物、黄山市最美残疾人等荣誉称号。云海楼也被黄山市残疾人联合会设立为“黄山市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即使是在轮椅上,程剑也同样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他百折不挠的精神令人震撼和鼓舞,催人奋进。 
  柳 林
   柳林歙县徽城镇新路社区居民,就读于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12年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2014年9月,柳林在学校首次参加无偿献血,并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至今已经累计献血1200ml。2017年3月8日,捐献了252毫升造血干细胞,用于挽救一名12岁的再障贫血女孩的生命,成为黄山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被授予“黄山市红十字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张捷睿 
 
    张捷睿,女,197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2002年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6年志愿历程,累计志愿服务时间长达2.4万小时。先后创办“一路芬芳”志愿者服务站、休宁首家民办社工机构——睿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先后组建“五老讲师团”“法律援助团”“网吧义务监督暗访组”“文明交通劝导先行者”等志愿服务队伍15支,组织实施“心灵之爱”“爱邻联盟”“快乐童行”“同舟共济”等志愿服务项目近20个,发展志愿者217人,培养核心志愿者68人,她牵头组织开展志愿服务260多次,累计服务过失独老人156人、留守儿童47人、重症残疾人24人、留守老人70余人。“心灵之爱”项目获2015年“第十届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一路芬芳”志愿者服务站被安徽省志愿者协会表彰为“安徽省社区优秀志愿者服务站”。获评第十届“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 
  丁邦全——“余热” 在农家书屋中闪光
   丁邦全,男,1948年3月出生,黟县碧阳镇碧山村人,2008年退休后,2011年5月起义务担任村老年协会分会长、村关工协会成员、碧山村阳光之家、农家书屋管理员。举办书画展、扶贫帮困等各种活动,热心服务全村500多名60岁以上老人;利用农家书屋开办“阳光之家”,累计为300多名留守儿童免费辅导功课,提供安全、温暖的活动场所;担任农家书屋管理员期间,共办理借阅图书、光盘1500多人次,接待看书、看报1300多人次,2011年被定为市示范农家书屋、2012年荣获全国示范农家书屋(黄山市仅一家)的称号。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数2200小时。

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组织
黄山微公益志愿服务队
    黄山微公益志愿服务队,2014年9月由戴静明、董珺等发起成立。现有志愿者351名,分项目、调研、联络、宣传、文艺、财务、后勤、监督八个职能小组。志愿者分布各行各业,开展助学、扶贫、济弱、救灾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17年11月作为省减灾防灾救灾示范社区的第三方评估单位地方合作伙伴,协调评审池州、安庆、黄山、滁州市的示范社区;作为壹基金安徽民间救灾网络成员,承担壹基金在黄山各类项目的地方调研、对接以及落地任务;2015年,开启“一对一助学”项目,完成对60余名贫困学生的“一对一助学”。团队自成立以来,开展各类公益活动230余次,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达3000余人次,受益人数达2000余人。
   汤口镇友爱义工协会 
 
    汤口镇友爱义工协会,2015年4月程新风牵头成立,2017年12月在民政部门注册,现有友爱义工甘棠分会、友爱义工焦村分会、友爱义工乌石分会工三个分会,来自各行各业的注册志愿者500余名,累计服务时间7560小时。成立3年来,协会本着友爱、团结、奉献的宗旨,坚持不忘初心、奉献社会,扶贫济困、助残助学, 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甘愿奉献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得到了汤口镇政府及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肯定。
 
安徽省陶行知慈善助学基金会
    安徽省陶行知慈善助学基金会,2011年10月歙县广播电视台牵头创立,现有注册志愿者1000余人(来自三区四县、外地的爱心人士、企业家),基金会先后开展助学活动19批次, 资助的范围辐射到全市三区四县40多个乡镇、120多个村庄。资助全市各区县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贫困子2500余人次,累计发放助学金额240余万元,圆了一大批贫困学生的上学梦,全学龄段全覆盖的慈善助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2016年入选安徽省“十佳”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典型。
“大爱休宁”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孤寡老人的女儿 留守儿童的妈妈
    “大爱休宁”志愿者队,2015年11月成立,由县直、乡村女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现有成员55人。队伍成立以来,自募爱心基金2万余元,开展到敬老助老,关爱留守儿童、扶贫济困、救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家庭教育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80余次。
 
志愿服务优秀典型社区
屯溪区老街社区 
 
    老街社区,2010年3月,规范重组了由党员志愿者、文艺宣传者、平安守护者、环保守护者、诚实守信者、法律援助者、爱心服务者七支志愿者队伍,成立“七彩”志愿服务队,现有成员500余人。通过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建立志愿服务“双卡”跟踪管理制度,将信息咨询、求助热线、代理承办、服务承诺等多项内容统一,建立社区差异化的“七彩服务套餐”,开展老街保护与管理、旅游咨询、义务导游、文明创建、居家服务、困难帮扶、老年互助等志愿活动,共发放各类倡议书数万份,开展各类志愿活动200余次,人均志愿服务220小时,志愿者服务总时长3960小时。荣获全国四个100优秀志愿服务典型、安徽省“百佳社区”、省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安徽省“第二届文明社区”等称号。 
 
屯溪区柏山社区 
    柏山社区,2015年3月立足于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创建启动新干线志愿服务项目,累计招募注册党员、居民、青年、妇女志愿者1840人,分成义务监督、小区管理、纠纷调解、困难帮扶、民情调查、护绿环保、水电维修等13支志愿者队伍,月平均参与志愿服务人数60余人,服务单位与个人540人次,年平均志愿服务480人,服务群众3680人次。 
13支专业志愿服务队,每月5号定期开展志愿者进社区服务活动,已建立公益超市接收捐赠管理、电子积分记录证明与“积分有礼”等制度,长期性、常态化开展环保、卫生医疗、家电维修、关爱老人和留守儿童、邻里守望和文化等志愿服务内容。柏山社区先后荣获全省文明社区、十佳志愿服务社区、全国志愿服务示范联络站等荣誉称号。 
   
志愿服务优秀典型项目
    大手牵小手兵心连童心项目
    大手牵小手兵心连童心项目,2013年由俞细文牵手战友组建爱心助学志愿者团队启动实施,2360小时,参与项目总人次500人次。项目以“奉献社会、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关注弱势群体、帮扶困难群众”为己任,常态化开展“携手校园行、共助读书梦”、“爱心筑梦老区行”、“有爱就有希望、我们走在暖冬路上”“关爱留守儿童行动”等主题的学雷锋活动。5年多来,团队从寥寥几人发展到近500人,先后利用周末外出和探亲休假时间,先后走访慰问了安徽、贵州、西藏等6省11县20所学校,行程6万公里,累计开展国防教育30余课时,为530余名学生送去了爱心和温暖。
    黄山区龙北社区萤火虫融入项目
    黄山区龙北社区萤火虫融入项目主要是针对辖区内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需求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于2014年6月正式施行,注册人数有50人。2017年成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项目发展计划第一期扶持培育项目。通过与辖区内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一对一”结对帮扶,常态化进行走该慰问,利用四叶草公益课堂开展系列活动,将关爱之情传递给每一位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新闻链接:http://hs.wenming.cn/jjhs/201804/t20180428_5179360.html

上一篇:区红十字会志愿者来汤口中心学校开展“益起救护 关爱未来”首场主题讲座
下一篇:区红十字会志愿者来清溪中心学校开展“益起救护 关爱未来”主题讲座